警惕!这21个网络项目涉嫌诈骗、洗钱 中老年人遇到要远离!
一、假冒“两重宏利”诈骗APP
据网友反馈,截至9月26日,“两重宏利”涉诈APP已变为白屏,疑似平台跑路。然而,骗局并未因此停止蔓延,相关群组仍在推广其他诈骗项目。
正如俗语所言,“骗子能骗多久,取决于受骗者何时醒悟”,我们再次提醒广大参与者认清现实,切勿成为骗子反复收割的“韭菜”。
二、假冒“国能”诈骗APP
近期,一款冒充“国家能源集团”的虚假APP在中老年群体中广泛传播,尤其在重庆地区影响较大。
事实上,国家能源集团已多次公开声明,从未开发任何官方APP,也未设立所谓的“拓展中心”。请公众务必提高警惕,谨防上当。
三、假冒“中慈联”诈骗APP
假冒中国慈善联合会的“中慈联”诈骗项目此前已被央视曝光。然而,由于部分中老年人信息渠道有限,仍不断有人上当受骗。
近日,有网友向我们反映,因参与该项目前后被骗走50余万元,损失惨重。
四、“派币”(Pi Network)风险提示
“派币”(Pi Network)多年来始终未能兑现承诺,却仍以“可兑换实物”等话术吸引参与者。近期,更有地区以“派币可换车”为由继续行骗,山东乳山等地已发布相关风险提示。
五、假冒“乡村振兴”诈骗APP
该诈骗项目前期宣称“无需投资”,诱使用户提交银行卡及个人信息,后续不仅可能导致信息泄露、被用于精准诈骗,还会以各种理由诱导投入资金,风险极高。
六、假冒“扩大内需”诈骗APP
近期,假冒“扩大内需”名义的诈骗项目在中老年群体中再度流传。事实上,今年初北京警方已打击过同一团伙。尽管APP内显示“收益”可观,这些数字实际无法兑现,纯属骗局。
今年9月初,网信办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也已公开辟谣,指出有人借“参与国家项目获荣誉证书”进行诈骗,部分涉案人员已被刑事拘留。
七、虚构“蚂蚁国际钱包”APP
该APP冒充“蚂蚁科技集团公司”,盗用其备案信息制作虚假应用,声称实名注册即可获得1万枚USDT、8万枚蚂蚁稳定币及1万蚂蚁股权等福利。
然而,APP下载时提示未备案且携带病毒。蚂蚁集团CEO曾明确表示坚决不发行任何虚拟币,也不参与炒作,可见该项目系他人假冒。
八、虚构“人民资产”APP
该APP假冒“国家数据局”推出的虚假项目,宣称“国资背景”“国家新基建项目”,承诺年化收益率超50%,实则精心编织暴富陷阱。
近期,一名60多岁的老人险些被骗转账两万元,所幸银行员工及时报警,在民警、社区负责人及反诈专家的劝阻下避免了损失。
九、“梦娃GK卡”传销骗局
近期,该项目通过社交媒体宣称重新开网,诱骗参与者下载“鱿鱿鱼密聊”聊天软件,并缴纳3900元或32600元购买所谓的“GK卡”。
该软件下载时提示为非官方应用,存在高风险。平台声称由“中国人际网国网”发放此卡,但该组织早已被警方定性为传销并严厉打击。请大家保持警惕,切勿受骗。
十、虚构“健康中国四期”APP
“健康中国”诈骗项目已推出四个版本,第四期于9月6日上线。尽管不确定是否为同一团伙操作,但诈骗套路如出一辙:
假借“国家”背景发布虚假理财产品,以高额收益为诱饵,精准针对人们“投小钱赚大钱”的投机心理。
十一、虚构“普惠金融”APP
该APP冒充“国家项目”,以签到奖励、邀请奖励等方式诱骗用户实名注册并绑定银行卡,非法套取个人身份信息。
十二、虚构“青岛大狮”APP
2019年,“青岛大狮”(又名“大狮集团”)因传销活动被查处,涉案金额超100亿元。
此后,几乎每年都有所谓“青岛大狮回归”项目上线,编造离奇故事诱骗参与者,承诺恢复资产、送房送车,实则目的是拉新人敛财。
APP下载时已提示包含违法内容,存在财产损失风险。
十三、虚构“改革圆梦”APP
该项目近期要求参与者缴纳120元“政审费”及150元/项的认证补贴,声称可领取5万余元,同时以津贴、家电等奖励刺激拉人头。
多年来,“改革圆梦”屡次宣称“发钱”却次次“要钱”,从未兑现承诺。请参与者及时止损,切勿继续投入。
十四、虚构“神州智店”APP
该APP假冒“国家电网”,伪造背书,通过每日直播开会“洗脑”,承诺年化收益超300%,远高于正常理财收益。
实际上,APP下载时已提示携带病毒,但许多参与者只看到高额收益,忽视了明显风险。
十五、虚构“云济会(圆梦中产)”APP
自15日起无法提现的“云济会”迅速上线“圆梦中产APP”,推出三款高息理财项目,要求新人投资激活。
项目方利用参与者慌乱心理,诱导其转入新平台,实则使其陷入更深陷阱。
十六、“国庆专项YSMB股权”骗局
2017年,“张健”因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。
如今,骗子仍编造其参与秘密项目等虚假故事,利用AI数字人合成视频增加可信度,近期更蹭“国庆”热点忽悠人们认购股权。
实际上,该项目连公司都不存在,股权毫无意义。
十七、虚构“中国共富(全民共富)”APP
去年被工信部列为虚假涉诈APP的“中国共富”更名为“全民共富”再次重启,通过“富民共创”APP邀请新人开会,承诺回归补贴。
请大家注意:骗子换汤不换药,切勿再次上当。
十八、冒牌“中国银联”
7月10日,中国银联发布声明,凡以“中国银联工作人员”“中国银联某产品”等名义开展招股募资、高利率理财、信用卡逾期处理等业务的,均为假冒。
公众需提高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。
十九、虚构“高质民生”APP
上线仅3个月后,该APP冒充“金融监管总局”,以“发放扶贫款”名义要求参与者缴纳5499元“监管费”。
应用只能通过第三方链接下载,提示未备案,服务器IP位于香港。
二十、虚构“一老一小”诈骗项目
冒充“国家公职人员”,以“国家名义”要求用户缴纳29元激活养老账户、100元激活公积金账户,声称可领取补贴,并推出虚假理财项目供投资。
APP下载提示未备案且携带病毒。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发布声明,证实系冒用副主任李璐名义涉嫌诈骗。
二十一、虚构“携老扶幼”APP
该APP冒充“财政部”,先以免费申请四项补贴吸引用户注册,后要求缴纳680元办理“国资绿卡”,再以购买投资项目、支付“安全邮寄费”等名义不断收费。
近期又借“身份核实”名义推销“AI智能识别系统”投资项目。
整个过程以“发钱”为诱饵,实则让参与者不断投钱,无一人真正获得回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