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亿医疗骗局崩盘!清华背景、赡养津贴全是诱饵,62万人血本无归,启迪医疗未来音,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
去年下半年,一则"躺赚"消息在中老年微信群病毒式传播:"投1万每月赚5000,拉3个亲友再返2000,清华大学背景的医疗项目,甚至发放赡养津贴!"在如此诱人的宣传下,河北的张阿姨将20万养老钱全部投入,四川的李大爷拉着儿女凑了15万"入股"……他们都以为抓住了"名校背景+医疗健康"的财富密码。然而2025年10月下旬,这个名为"启迪医疗未来音"的项目突然崩盘,核心App集体失联,提现通道关闭,客服蒸发,线下门店一夜之间拆除门头。62万投资者的200亿元资金瞬间蒸发,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悔恨和绝望。
李鬼扮李逵:正规企业遭遇精心碰瓷
真正的启迪医疗(全称启迪医学健康)是一家正规的科技医疗企业,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依托清华大学技术的孵化项目,专注于癌症个体化治疗检测研发。这家正规企业于2018年从母公司分拆后,聚焦基层医疗痛点,为区县医院升级检验科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进行肿瘤筛查、精准体检。凭借清华大学的技术背书和与地方政府的合作,启迪医疗已在全国50个区县建立了9家医检所,服务覆盖超3000万人。正规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医疗服务费和设备销售,利润率保持在8%-15%之间,完全符合医疗行业正常水平,从未涉足任何"高返利"的虚假宣传。而冒牌的"未来音"项目则在2024年6月粉墨登场,将自己伪装成"启迪医疗旗下AI健康旗舰项目"。为了使骗局更具迷惑性,骗子们精心设计了三套"忽悠术"。
骗局的三重画皮:伪造背书、蹭品牌、攻心理
伪造"官方背书"骗信任:骗子PS启迪控股的红头文件,标注"国家基层医疗补贴项目""清华大学技术支持"等字样,甚至找来查无此人的"伪专家"举办线上发布会,宣称"政策扶持,错过再等十年"。蹭品牌辨识度混淆视听:在宣传海报、APP图标上醒目地使用"启迪医疗"logo,将公司注册地址选在与启迪控股旗下子公司仅一条街之隔的地方。许多老人在网上搜索到正规的启迪医疗信息后,便放松了警惕。抓准心理弱点下狠手:专门针对中老年人,用"声波理疗治百病""健康数据能赚钱"等虚假承诺画饼,同时打出"赡养津贴""助学津贴"的情感牌。只要拉够30人投资并复投10万,每月就能领取2000-5000元"赡养金",利用亲情绑架投资者,使其主动拉亲友入局。尽管启迪控股曾多次发布声明否认与该项目有关联,但骗子不断更换马甲在微信群、短视频平台传播,使许多老人根本没有看到官方提醒,一步步陷入陷阱。
骗局架构:庞氏骗局与传销的精密结合
"未来音"平台本质上是一个毫无真实医疗业务支撑的资金游戏。它宣称从事"干细胞治疗相关投入""基层医疗设备投放合作"等业务,虚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场景。平台没有真实的医疗服务费或设备销售收入,用户获得的所有"收益"均来自后续新用户的资金注入。这种模式无疑是典型的"庞氏骗局"。更可怕的是其精心设计的三级分销体系,这也是骗局能迅速扩张的关键机制:
•
直推奖高达20%的返佣:成功推荐一位新用户投资,推荐人立即获得新用户投资额20%的现金奖励。这种"投1万赚2千"的即时回报,让许多用户主动推广。•
团队管理奖构建金字塔:根据团队累计投资额划分等级,上层用户可获得下层团队投资额5%-15%的抽成,激励用户拉更多人入局。•
等级晋升锁定资金:设置10余个用户等级,晋升需同时满足"拉新人数"和"复投金额"要求,让用户不断追加投资。
骗子们还抛出"赡养津贴""助学津贴""终身体验卡"等虚构福利,利用情感因素捆绑投资者。然而这些福利的申请条件极为苛刻,从未有用户真正兑现。
崩盘前兆:高回报承诺下的必然结局
这一骗局承诺的收益率高得离谱:短期项目年化收益率竟达350%,远超医疗行业8%-15%的正常利润率。项目还设置强制复投规则,例如项目到期后,70%的收益会被强制复投,仅30%可提现。这意味着用户的"收益"无法真正落袋,必须不断投入新资金才能维持提现。其实在崩盘前,这一骗局已露出多处破绽。服务器信息不透明,域名在香港且没有备案;资金流向海外虚拟币地址;当有人上网查询负面消息时,团伙甚至威胁群成员不准讨论。
如何识别类似医疗投资骗局?
"启迪医疗未来音"骗局的崩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,识别类似骗局可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:第一,凡是承诺"保本高收益"的,直接拉黑。任何正规医疗项目的利润率都有行业合理区间,不可能支持每月50%的超高回报。第二,让你打USDT、走境外钱包的,100%准备跑路。正规企业的资金流向透明,不会要求投资者通过虚拟货币或境外渠道转账。第三,拉人头才能赚钱的,无论包装成啥,都是传销。正规医疗投资不会将收益与发展下线挂钩。第四,实地考察核实资质。对于医疗投资项目,应实地考察企业运营情况,核实相关执照和批文。第五,不偏信、不盲从。投资前多方了解信息,特别是负面报道的内容,保持独立判断。这场骗局再次警示我们,新兴领域的红利应源于技术突破与真实需求满足,而非资本游戏与概念炒作。面对"低门槛、高回报"的商业机会,我们必须坚守合规底线与价值判断,才能避免血本无归的悲剧重演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和投稿,有问题请联系站长